首页 » 权威肽知 » 应用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昆虫抗菌肽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0-11-30  来源:全球肽网  浏览次数:1005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给全世界提出了警告: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现有的抗生素药物正在失去原来的疗效。随着昆虫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昆虫虽然没有完善的免疫防御体系,但体内存在高效的无细胞免疫系统,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动物。  昆虫抗菌肽的类型及生物学特征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免疫的效应物。昆虫在受创伤或感染细菌后,细菌脂多糖诱导昆虫的细胞和脂肪体迅速分泌抗菌肽,杀死细菌。昆虫抗菌肽是由细胞中核糖体合成的一类碱性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好、无免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给全世界提出了警告: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现有的抗生素药物正在失去原来的疗效。随着昆虫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昆虫虽然没有完善的免疫防御体系,但体内存在高效的无细胞免疫系统,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动物。  昆虫抗菌肽的类型及生物学特征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免疫的效应物。昆虫在受创伤或感染细菌后,细菌脂多糖诱导昆虫的细胞和脂肪体迅速分泌抗菌肽,杀死细菌。昆虫抗菌肽是由细胞中核糖体合成的一类碱性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好、无免疫原性等特点。  昆虫抗菌肽的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  昆虫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尤其对耐药菌株抗菌效果更佳,对某些真菌如链孢霉、绿色木霉等也有显著效果。抗菌肽的杀菌作用机理至今仍然存在不同见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势依赖性通道的形成机制  有人认为抗菌肽通过静电作用被吸引到细菌细胞膜表面,然后流水尾插入细胞膜中的疏水区域,改变细胞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分子在细菌细胞膜上穿孔而形成离子通道,造成细菌细胞膜破坏,引起胞内物质的泄失,导致细菌死亡。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动态模拟等手段得出的试验结果,认为抗菌肽只是结合到膜的表面,并未观察到抗菌肽插入膜中,更未形成通道。还有人认为抗菌肽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导致生长受阻。从以上也可看出,昆虫抗菌肽抗菌机理与通过阻断细菌的大分子生物合成来发挥作用的抗生素的抗菌机理完全不同,细菌不易对抗菌肽产生耐药性。  抑制细菌的呼吸作用  研究抗菌肽时观察到,抗菌肽不是通过形成细胞膜通道来抑杀细菌,继续研究发现当用抗菌肽处理细菌1小时后,细菌的呼吸变弱,6小时后呼吸作用完全停止,由此推断抗菌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致其死亡。  通过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提高抗菌能力  研究发现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艾氏腹水瘤、宫颈癌细胞、直肠癌及肝癌细胞等均有杀伤作用,且抗菌肽具有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抑杀作用,而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无害,但对抗菌肽的抗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昆虫抗菌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及其在动物中的应用  从昆虫血淋巴中提取抗菌肽不仅操作烦琐,而且提取率很低,从而限制了抗菌肽的研究与应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为获取抗菌肽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抗菌肽基因属于典型的真核基因,转录出的昆虫抗菌肽具有一个特异的帽子位点和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序列,并且具内含子和假基因。依据抗菌肽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人工合成抗菌肽基因在国内外蓬勃发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把昆虫抗菌肽基因转化进微生物表达系统,或将抗菌肽基因直接导入动物染色体基因组,以获得抗病的动物。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传染病防治。  昆虫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分子小,抗菌谱广,来源丰富,且仅作用于原核细胞及病变的真核细胞的特点,为替代抗生素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方面已有些尝试,例如美国报道,抗菌肽可作为饲料防霉剂;应用含抗菌肽的柞蚕免疫血淋巴粉添加于断奶子猪饲料中,饲喂试验表明,柞蚕抗菌肽可减轻断奶子猪的腹泻。将抗菌肽的发酵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粤黄鸡,结果表明该制剂可促进小鸡生长和减少排泄物氮含量。  昆虫抗菌肽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昆虫抗菌肽的结构和它的功能有密切关系,亟须探求抗菌肽的构效关系,为抗菌肽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昆虫抗菌肽的毒理作用须进一步研究,研究高活性抗菌肽在剂量、给药方式、作用时间等因素下对人体或动物健康状况的影响。  3.昆虫抗菌肽是昆虫血淋巴中的一类小分子活性肽,其体内含量甚微,分离提纯难度大,得率小,体外容易被蛋白酶降解,近期不能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因此必须对已有的抗菌肽进行结构的修饰加工,提高稳定性,然后探索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大规模生产。

放大 缩小】【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