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肽知 » 应用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穿膜肽对HPV16E7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MHC—Ⅰ类抗原提呈影响的初步研究
发布日期:2010-11-30  来源:全球肽网  浏览次数:988
2009年02月03日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年第40卷第11期 2月3日消息,中国研究者研究了穿膜肽(Tat49-57)对HPV16E7 MHC—Ⅰ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E749-57)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经MHC—Ⅰ类途径被提呈的动力学影响。研究者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别合成含穿膜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16E7惟一HLA-AJH2-K^b+限制性CTL表位E749-57的融合多肽,同时合成该表位N端自然延伸的抗原肽和无关对照肽。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技术,检测抗原提呈细胞

2009年02月03日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年第40卷第11期 2月3日消息,中国研究者研究了穿膜肽(Tat49-57)对HPV16E7 MHC—Ⅰ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E749-57)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经MHC—Ⅰ类途径被提呈的动力学影响。研究者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别合成含穿膜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16E7惟一HLA-AJH2-K^b+限制性CTL表位E749-57的融合多肽,同时合成该表位N端自然延伸的抗原肽和无关对照肽。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技术,检测抗原提呈细胞(APC)在不同时相点对上述各抗原肽进行MHC—Ⅰ类提呈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与APC孵育早期,Tat—E749-57在短时间内即被APC快速提呈并进人MHC—Ⅰ类抗原提呈途径,提呈的效率略低于E749-57(P〉0.05);在孵育的后期,与Tat—E749-57组孵育的APC细胞表面,E749-57/K^b复合物存在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P〈0.05)。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在外源性抗原肽中引人穿膜肽可明显促进其MHC—Ⅰ类限制性CTL表位的提呈效率,从而有效增强外源性抗原肽的免疫原性。

放大 缩小】【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