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权威肽知 » 应用技术 » 应用技术 » 正文
小肽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0-11-30  来源:全球肽网  浏览次数:1177
摘 要 选用180尾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成鲤作饲养试验,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1个,试验组3个(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1.0%的小肽)。试验结束后,观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小肽对成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脏体器官的影响,以探讨小肽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组成鲤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4)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0%小肽组的IgM和C4分别为450.81 mg/L和17.69 mg/L,比对照组提高14.6%和95.7%,补体(C1)差异不显著

摘 要 选用180尾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成鲤作饲养试验,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1个,试验组3个(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1.0%的小肽)。试验结束后,观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小肽对成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脏体器官的影响,以探讨小肽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组成鲤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4)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0%小肽组的IgM和C4分别为450.81 mg/L和17.69 mg/L,比对照组提高14.6%和95.7%,补体(C1)差异不显著(P>0.05);尿素氮(BUN)含量比对照组低(P<0.05),尤其是1.0%小肽组比对照组降低27.9%;2)试验组成鲤的内脏比、肝体比和脾体比均比对照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饵料中小肽用量的增加肾体比也逐渐提高,1.0%小肽组的肾体比比对照组提高56.3%(P<0.05)。关键词 小肽 鲤鱼 免疫力  小肽(Small peptides)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构象较松散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肽。据报道,国内外已有许多小肽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鱼类日粮中蛋白质不仅为氮沉积和利用提供氨基酸的来源,而且蛋白质中所含的肽可以在消化道中随着消化过程而释放,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肽可影响鱼类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机体吸收和对氨基酸的利用。大量的试验表明:小肽在水产养殖中可提高成活率、提高饲料转换率及促进对饲料中各种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具有抗菌、免疫、抗氧化作用以及调节肉制品风味等特性。研究旨在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用量的小肽,以探讨对成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的影响,从而评价其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L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  试验在自行设计的水簇生态室内的恒温单循环饲养系统进行。在该系统中使用了12个圆形玻璃钢水簇箱。每个缸内加水至4/5处,使用循环增氧过滤泵进行水质过滤,并使用可调式恒温潜水加热器,维持水簇箱内水温为(22±1)℃。全部水簇箱使用真空增氧泵增氧。整个试验期维持水族箱内水质稳定,各项理化指标:溶解氧为(3.0±0.5)mg/L,pH为(7.3±0.4),氨氮为(O.51±0.06)mg/L,亚硝酸盐为(O.08±O.02)mg/L,硝酸盐(O.11±0.03)mg/L,总硬度(1284-2.03)mg/L,钙含量(30.55±0.2)mg/L。1.2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180尾体质量相近、活泼、健康成鲤,随机分成4个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1.O%的小肽),每组45尾鱼,设3个平行,经56 d饲养后,从每个平行组中随机取出10尾鱼。用注射器从尾静脉采2.0 mL血液,分别测定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M)、急性期补体蛋白(C3和C4)和尿素氮(BUN)。并解剖鲤鱼,分离出肾、肝和脾等内脏,计算脏体系数。1.3试验材料及饲养管理1.3.1试验材料  试验鲤鱼由云南昆明市嵩明县八部渔场购入;小肽由东立集团浙江东立绿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供试日粮根据美国NRC鱼类饲料饲养标准配制,由昆明市田园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1.O%的小肽。1.3.2试验场地  试验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进行。在预试期间对鲤鱼进行驯养观察,观察试验鲤鱼对新环境的适应状况,训练其定点采食;鱼饵料的每日供给量根据投饲率表确定,为其总体质量的3%-5%,并根据摄食情况作相应调整。饵料的投喂遵循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  试验过程中做好饵料投喂量、鲤鱼的健康、死亡情况、水温和溶氧量记录,每2~3 d清洗水簇箱1次;每日清洗过滤棉,清除水簇箱内的粪便及污物,换水量为总水量的50%。1.4测定指标和方法1.4.1 IgM、C3、C4和BU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echnicon—RA型,美国)测定。1.4.2 内脏比、肾体比、肝体比和脾体比的计算 内脏比=内脏重/鱼体质量;肾体比=肾重/鱼体质量; 肝体比=肝胰重/鱼体质量;脾体比=脾重/鱼体质量o1.5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SPSSll.0版系统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者采用LSD进行多重比较。2结果与讨论2.1试验各组成鲤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补体C,和C4的浓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小肽添加量的增加,成鲤血液中IgM、C3、C4的浓度随之上升,其中尤以1.0%小肽组成鲤血液中IgM和巳的浓度最高,分别为450.81 mg/L和17.69 mg/L,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4%和95.7%(P<0.05);Cq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成鲤血液中的BUN水平低于对照组,并且成鲤血液中的BUN水平随小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1.0%小肽组比对照组下降了27.4%(P<0.05)。2.2各组成鲤脏体器官的比较(见表2)试验测试表明(见表2),对照组成鲤的内脏比、肝体比和脾体比与小肽组差异不显著(P>0.05),成鲤的肾体比随小肽用量增加其重量逐渐加重,1.0%小肽组为O.75,比对照组提高56.3%(P<0.05),表明在鲤鱼13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肽能促进成鲤肾脏的发育。3讨论3.1 小肽不同添加量对鲤鱼免疫球蛋白IgM、补体C3和C4的影响  鱼类的免疫系统指鱼类的免疫应答与鱼体器官及细胞之间的一些协调系统的结构与成分,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组成。鱼类的免疫器官主要指肾脏、脾脏、胸腺,免疫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2类,体液免疫因子主要有IgM及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补体、细胞溶素和微生物生长抑制物。补体是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成分,而 C3和C4则是补体系统的主要成分。表1 试验各组成鲤血液IgM、补体c3和c4的变化情况注:在同行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表2试验各组成鲤内脏比、肝体比、脾体比和肾体比注:在同行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  IgM是到目前为止经证实的鱼类一种免疫球蛋白,是血清浓度最大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早期起着先锋免疫作用,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的效力最强,检测IgM可以作为某些传染病早期诊断或近期感染的指征。由于IgM分子上含有多个抗原结合部位,随着小肽用量的增加,成鲤血液中 IgM含量显著提高,血液中的抗原结合部位也大量增加,那么IgM起到的杀菌、溶菌、溶血等作用也相应提高。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激活后具有细胞溶解、细胞黏附、调理、免疫调节、介导炎症反映、中和毒素、免疫复合物溶解和清除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作为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C4成分及补体激活替代途径的C3,随着小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也随之增加,那么这就加强了补体激活后的一系列免疫调节、炎症反映等生物学效应。3.2对尿素氮(BUN)的影响  血液中尿素氮的水平反映了肝脏、肾脏的功能及体内蛋白质消耗情况。有资料指出,当发生肾炎时血液尿素氮浓度升高;血浆尿素氮可以较准确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情况和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情况,蛋白质代谢良好时,血浆尿素浓度降低。小肽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试验证实了免疫力对饲料蛋白质含量和EAAI回归关系显著,一定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能提高异育银鲫的免疫力。试验中,小肽组的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小肽可提高动物机体蛋白质的沉积率,减少尿素在肾脏中的沉积,降低肾脏尿素中毒的可能性。尿素氮的下降进一步证实生物活性肽提高了鲤鱼的免疫力,从而发挥了蛋白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3.3对鲤鱼脏体器官的影响  胸腺、肾脏和脾脏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器官。  肾脏中的头肾是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在体液免疫中占重要地位。试验测试表明,对照组鲤鱼的肝体比、内脏比和脾体比与小肽组差异不显著(P>0.05);肾体比随肽用量的增加有增重的趋势,且对照组与1.O%小肽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鲤鱼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肽可促进鲤鱼肾脏发育。4结论 随着小肽用量的增加,成鲤血液中免疫球蛋白 IgM和补体C4逐渐升高,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小肽减少了尿素在肾脏中的沉积,提高了成鲤肌肉蛋白质的沉积率,降低肾脏尿素中毒的可能性,从而发挥了蛋白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成鲤的肾脏重量随着小肽用量的增加而增重,可认为小肽促进了免疫器官的发育。因此,试验结果表明:小肽可提高成鲤的免疫力。

放大 缩小】【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