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肽势 » 最新肽势 » 正文
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5-04-10  来源:畜牧人才网  浏览次数:921
非蛋白氮即非蛋白质状态的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动物营养学中,非蛋白氮指饲料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游离氨基酸、蛋白质降解的含氮化合物、尿素及其衍生物类、氨及铵盐类化合物和酰胺类化合物(韩晓平,2013)。尿素及其衍生物类包括尿素、缩二脲、缩三脲、磷酸脲、羟甲基尿素、亚异丁基二脲、硬脂酸尿素等。氨及铵盐包括液氨、磷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甲酸铵、硝酸铵、聚磷酸铵、乳酸铵、氰酸铵、碳酸氢铵、氨基甲酸铵等。酰胺化合物包括谷酰胺、天冬酰胺和双氰胺等。本文对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以及一些微生物

   非蛋白氮即非蛋白质状态的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动物营养学中,非蛋白氮指饲料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游离氨基酸、蛋白质降解的含氮化合物、尿素及其衍生物类、氨及铵盐类化合物和酰胺类化合物(韩晓平,2013)。尿素及其衍生物类包括尿素、缩二脲、缩三脲、磷酸脲、羟甲基尿素、亚异丁基二脲、硬脂酸尿素等。氨及铵盐包括液氨、磷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甲酸铵、硝酸铵、聚磷酸铵、乳酸铵、氰酸铵、碳酸氢铵、氨基甲酸铵等。酰胺化合物包括谷酰胺、天冬酰胺和双氰胺等。本文对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以及一些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转化为优质菌体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饲用微生物蛋白的开发提供参考。
 
1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
 
    自然界中多种微生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需要的蛋白质,微生物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将非蛋白含氮物质降解为氨,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被同化为氨基酸,氨基酸经过体内的代谢最终生成菌体蛋白。
 
    1.1微生物利用氨及铵盐类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机理
 
    氨及铵盐类物质在微生物生长基质中解离为铵离子,微生物吸收铵离子进入体内并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下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Geisseler等,2010),转氨酶催化谷氨酰胺发生转氨基作用进而合成其他氨基酸,多种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前体物质经过蛋白质合成酶的催化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此外微生物直接利用α-酮戊二酸和NH3在谷氨酸合酶的作用下生成谷氨酸(Jo等,2012),谷氨酸和氨通过上述过程转化为菌体蛋白,此为微生物利用氨的另一种途径。微生物同化氨及铵盐类物质为菌体蛋白最重要的酶是微生物谷氨酰胺合成酶,因为该酶在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为后续微生物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提供最基本的前体物质。
 
    1.2微生物利用尿素及其衍生物转化为菌体蛋
 
    白的机理尿素及其衍生物不能直接被微生物同化为菌体蛋白质,而是要转变为其他易被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非蛋白氮物质而被微生物利用。尿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被微生物利用。第一种途径是,尿素被微生物分泌的脲酶催化降解为氨和二氧化碳(Balasubramanian等,2013),氨通过1.1中介绍的途径最终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第二种途径是,尿素首先经尿素羧化酶(UC)催化生成脲基甲酸油培养基比培养在分析级甘油培养基培养生物量浓度、蛋白质含量和总蛋白量分别提高1.2、1.5、1.9倍(Santos等,2010)。
 
    2.1.2其他真菌
 
    米曲霉在0.75%的尿素条件下发酵木薯浆4d,蛋白质和氨基氮含量由2.59%和0.89%分别提高到17.4%和15.13%(Thongkratok等,2010)。研究表明,绿色木霉生产效率高,对氮源的要求低,是生产真菌生物蛋白最好菌株,它在不添加氮源的情况下经过摇瓶发酵可产超过5g/L的真菌生物质,而米曲霉和黑曲霉在加入0.5~1.0g/L的(NH4)2SO4条件下生成5g/L的真菌生物质。米曲霉和黑曲霉菌株产生的生物质含有约36%的蛋白质,而绿色木霉产生的生物质含有19.8%的蛋白质,米曲霉和黑曲霉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利用(NH4)2SO4生产真菌蛋白(Zhang等,2009)。卵形孢球托霉也可用来合成蛋白质,在5%尿素和初始水分70%条件下,发酵苹果渣,可产生19.63%可溶性蛋白(Vendruscolo等,2009)。
 
    2.2藻类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藻类含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能吸收外界环境的含氮物质转化为自身的蛋白质。小球藻不仅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Lodge-lvry等,2014)。Mahboob等(2012)以尿素为氮源,在10L照明玻璃反应器中纯培养耐热小球藻,获得的小球藻类富含60%的粗蛋白质,并含有0.52%类胡萝卜素。淡水小球藻以尿素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67h内其干物质平均生长率可达1.22g/L(Doucha和Livansky,2012)。
 
3小结
 
     微生物菌体蛋白早已作为蛋白质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养殖中,但现阶段微生物对非蛋白氮的有效转化率仍不高。因此,在微生物菌体蛋白的生产中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手段,选育非蛋白氮高效利用菌,以及利用创新技术设计高效的生物反应器,提高非蛋白氮的转化率均将推动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产业的发展,并可促进发酵蛋白饲料生产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提高。同时,在研究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的同时,结合进行含糖量高的废弃物作为碳源的协同研究,将有利于促进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的进程。
 
 
(1.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鲁新,李吕木;2.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吕木)

放大 缩小】【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