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肽势 » 最新肽势 » 正文
疫苗业三分天下
发布日期:2010-03-15  来源:全球肽网医药经理人  浏览次数:987
(作者系贝祥投资集团副总裁)    中国疫苗行业从来没有这么被关注过!2009年1月,大连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

(作者系贝祥投资集团副总裁)
    中国疫苗行业从来没有这么被关注过!2009年1月,大连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08年生产的部分人用狂犬病疫苗被查出含违法添加的核酸物质,属故意造假行为,被吊销 《药品生产许可证》,注销该公司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药品GMP证书,该公司直接责任人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12月,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被查出2008年7~10月期间生产的7个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存在问题,两家企业被责令停止人用狂犬病疫苗等全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组 织专家对问题疫苗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SFDA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严肃查处,如涉嫌犯罪将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2月23日,全国人民通过电视机见证了北京科兴生物 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荣获2009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以表彰北京科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支获准生产并投入使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中国疫苗行业的2009年可以用“精彩纷呈”来形容,关键词:疫情、危机、丑闻、责任、坚持、放弃、信心、勇气,然后在年终岁末的时点上,一个中国本土疫苗人获得了历 史性的殊荣,所有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活脱脱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年度大片。不过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才刚刚开场,高潮未至,悬念犹在,好戏在后头。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疫苗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现有疫苗生产企业43家,可生产预防26种传染病的40多种疫苗,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市场规模约50~60亿元,其中计 划疫苗和有价疫苗分别占40%和60%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疫苗行业无论从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市场规模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受诸多因素推动,中国疫苗市场正以 超过20%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前景十分看好。首先,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民众的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意识明显提高;其次,近年来SARS、H5N1流感、H1N1流感等 大规模疫情的爆发,极大加强了政府对疫苗产业的重视,从“十一五”规划到扩大免疫规划再到新医改,中国政府不断强调疫苗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加大投入,仅扩大计划免疫 一项中央政府每年就将增加投入27.2亿元。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客观上拉动了疫苗市场的强劲增长。
  这种增长在2009年表现得尤为明显。H1N1流感的全球大爆发,直接带火了国内拥有流感生产线的疫苗企业,也间接激发了各路资本对疫苗行业的兴趣。财务投资人方面,早在 2006年9月,百奥维达就联合新天域、海纳亚洲投资延申生物;2008年1月,长安私人资本联合红塔创投共同投资沃森生物。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众多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商开始 青睐医疗健康等抗经济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加上甲流因素,大量投资机构不约而同地涌入疫苗行业寻找投资机会,据传目前私募市场上有多家疫苗企业正与私募基金洽谈投资事宜 。
  产业投资人方面,疫苗行业的广阔前景同样吸引了众多行业外企业的进入,如上市公司云大科技、重庆啤酒、华神集团、华北制药、哈药集团、天士力以及诊断试剂厂商万泰 生物等都先后通过不同的方式介入或正在介入疫苗领域。最近的案例则是2009年5月先声药业收购延申生物37.5%的股权,并于11月增持至50.77%。这些在各自行业里经营得风生水 起的企业,主营业务稳健,现金流充足。携充足之资本,再加上自身在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杀入疫苗行业,一方面将会促进中国疫苗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产业 升级,另一方面也必将加剧疫苗行业的竞争,推动行业整合。
  在中国疫苗企业蓄势待发的形势下,国际疫苗巨头也不甘示弱,纷纷依据自身优势开始发力。2008年10月,赛诺菲-巴斯德在深圳市龙岗区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一期工程 完工;2009年6月,GSK与海王英特龙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进行流感疫苗的研发和生产;2009年8月,加拿大Microbix公司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达成共识,双方共同投资14亿元的 流感疫苗项目最迟将于2010年上半年启动一期工程;2009年10月,GSK与江苏沃森组建合资企业,共同研发并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小儿疫苗;2009年11月,诺华宣布收购浙江天元 85%股权,吹响了其疫苗业务在华提速的号角。国际巨头们通过合资建厂或直接收购本土疫苗企业,绕过了中国政府对疫苗产业的外资准入障碍,曲线进入中国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 新兴市场。下一步必将是通过技术转移将其在海外市场的优势品种引入中国,实现本地生产和本地销售,从而节约大量的生产、运输、和分销成本,这将对国内中高端疫苗产品市 场产生巨大影响。
  纵观中国疫苗行业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早期的国有资本(中生集团)一统天下,还是后来逐渐开放并产生了一群拥有疾控、卫生系统从业背景的民营企业 家领军的疫苗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疫苗行业都是在沿着一种“内生式”的发展模式前进,其特点是推动行业发展、变化、进步的主要动力都来自于疫苗行业内部,包 括国内疫苗企业、疫苗主管部门、以及疫苗从业人员自身。这种模式下的发展必然是渐进的、缓慢的。最近两年,中国疫苗行业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前所 述,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其他行业的战略资本、以及国际疫苗巨头等各路资本目前都看好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进而争相进入这个领域,竞争加剧已不可避免,行业剧烈震 荡和整合即将开始,传统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和思维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外部资本、善于整合各路资源的疫苗企业才能够存活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当 然,这些企业还必须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质量控制体系,避免重蹈金港、延申和福尔的覆辙。
  长远来看,中国疫苗行业很可能形成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一方是以中生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几乎垄断着国内计划免疫市场,由于疫苗行业的战略意义,其垄断 地位不会动摇,未来仍将继续发挥国民健康保障基础的战略作用;另一方是30多家民营疫苗企业经过多轮兼并、整合、淘汰后,将保留少数几家产品线丰富、营销能力强、研发实 力雄厚的公司,不断做大做强,并最终走向海外市场,产生中国自己的国际化疫苗企业;第三方则是五大国际疫苗巨头,他们短期内仍将凭先进技术和产品占据高端市场,未来也 将通过本土化生产逐渐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放大 缩小】【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